YAZONG 我的开源

设计模式(十二)行为模式(对象行为型模式)责任链/职责链模式-CHAIN OF RESPONSIBILITY

 
0 评论0 浏览

2、12责任链/职责链模式

定义

1)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,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。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,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,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。

2)责任链模式的重点是在”链”上,”链”是由多个处理者组成的,由一条链去处理相似的请求在链中决定谁来处理这个请求,并返回相应的结果。

image.png

通用类图

image.png

案例


/**
 * 在实际应用中,一般会有一个封装类对责任模式进行封装,也就是替代Client类,
 * 直接返回链中的第一个处理者,具体链的设置不需要高层次模块关系,
 * 这样,更简化了高层次模块的调用,减少模块间的耦合,提高系统的灵活性.
 */
public class Client1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//声明所有的处理节点
        Handler handler1 = new ConcreteHandler1();
        Handler handler2 = new ConcreteHandler2();
        Handler handler3 = new ConcreteHandler3();
        //设置链中的阶段顺序1->2->3
        handler1.setNext(handler2);
        handler2.setNext(handler3);
        //提交请求,返回结果
        Response response = handler1.handlerMessage(new Request());
    }
}
/**
 * 负责定义请求和处理级别
 * 需要根据业务产生
 */
class Level{
    //定义一个请求和处理等级
}

/**
 * 负责封装请求
 * 需要根据业务产生
 */
class Request{
    //请求的等级
    public Level getRequestLevel(){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}

/**
 * 负责封装链中返回的结果
 * 需要根据业务产生
 */
class Response{
    //处理返回的数据
}

/**
 * 抽象处理者
 */
abstract class Handler{
    private Handler nextHandler;

    //每个处理都必须对请求做出处理
    //注意这里的final关键字
    public final Response handlerMessage(Request request){
        Response response = null;
        //判断是否是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    if(this.getHandlerLevel().equals(request.getRequestLevel())){
            response = this.echo(request);
        }else{
            //不属于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        //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处理者
            if(this.nextHandler != null){
                response = this.nextHandler.handlerMessage(request);
            }else{
                //没有适当的处理者,业务自行处理
            }

        }

        return response;
    }


    //设置下一个处理者是谁
    public void setNext(Handler _handler){
        this.nextHandler = _handler;
    }

    //每个处理者都有一个处理级别
    protected abstract Level getHandlerLevel();
    //每个处理者都必须实现处理任务
    protected abstract Response echo(Request request);

}

class ConcreteHandler1 extends Handler{
    //定义自己的处理逻辑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() {
        //完成处理逻辑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    //设置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Response echo(Request request) {
        //设置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}

class ConcreteHandler2 extends Handler{
    //定义自己的处理逻辑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() {
        //完成处理逻辑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    //设置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Response echo(Request request) {
        //设置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}

class ConcreteHandler3 extends Handler{
    //定义自己的处理逻辑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() {
        //完成处理逻辑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    //设置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Response echo(Request request) {
        //设置自己的处理级别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}

优点

显著的优点是将请求和处理分开。请求者可以不用知道是谁处理的,处理者可以不用知道请求的全貌,两者解耦,提高系统的灵活性。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调动它们的次序,允许你动态地新增或删除责任。

比如经常被使用在窗口系统中,处理鼠标和键盘之类的事件。

缺点

两个非常显著的缺点:

一是性能问题,每个请求都是从链头遍历到链尾,特别是在链比较长的时候,一个请求极有可能到了链的末端都得不到处理,或者因为没有正确配置而得不到处理,性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可能也是优点。

二是调试不很方便,可能不容易观察运行时的特征,特别是链条比较长,环节比较多的时候,由于采用了类似递归的方式,调试的时候逻辑可能比较复杂。

注意事项

链中节点数量需要控制,避免出现超长链的情况,一般的做法是在Handler中设置一个最大节点数量,在setNext方法中判断是否已经超过其阈值,超过则不允许该链建立,避免无意识地破坏系统性能。


标题:设计模式(十二)行为模式(对象行为型模式)责任链/职责链模式-CHAIN OF RESPONSIBILITY
作者:yazong
地址:https://blog.llyweb.com/articles/2020/07/06/1594040143699.html